内蒙古让赛事流量变经济增量
发布时间:2025-08-08 02:15:08| 浏览次数:
您当前的位置 :内蒙古新闻网新闻中心要闻综合新闻
在包头市石拐区举行的2025中国大学生自行车锦标赛,吸引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全国53所高校300余名运动员参赛。周宇 摄
参赛选手在2025年兴安盟第三届牧BA篮球赛上争锋。篮球赛的举办,不仅激发了农牧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还推动了体育健身与乡村产业、休闲体育等深度融合。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高敏娜 摄
参赛者在第二届西拉沐伦大河英雄会暨NCC全国车王争霸赛中角逐。该比赛在赤峰市林西县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赛车手参赛,近万名群众前来观赛。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肖璐 摄
选手们在2025内蒙古呼和浩特速度赛马常规赛暨中国速度赛马积分赛中纵马飞奔。本次赛事通过常态化周末赛马活动,有效串联速度赛马、文化展示与特色消费场景,进一步激活“马赛+”产业链活力。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孟和朝鲁 摄
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举办的2025年全国男子曲棍球锦标赛中,选手奋力抢拼。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李新军 摄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通过开展龙舟赛等文旅活动,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薛来 摄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大联欢活动现场,市民游客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孟和朝鲁 摄
夏日里的内蒙古,草原与湖泊交织成画,体育与激情碰撞出火花。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仅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画卷,更上演着一场场扣人心弦的体育盛宴。从自行车锦标赛到那达慕盛会,从民族运动会到越野赛事,内蒙古正以赛事为纽带,激活全域文旅消费,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
在包头市石拐区,2025中国大学生自行车锦标赛吸引了全国53所高校300余名选手参赛。赛道串联五当召景区、包头古城等文旅地标,参赛选手和游客在竞技之余沉浸式体验草原文化,形成“赛事+观光+消费”的闭环模式。石拐区通过举办体育赛事,促进文旅体联动发展,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累计吸引外地游客13.6万人次,同比2024年内蒙古第十四届“五当召杯”自行车赛及第二届大学生公路自行车邀请赛增加89%,游客总花费2000万元,同比增加110%。
不久前在赤峰市举办的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则成为民族团结与文旅融合的生动样本。赛事期间,巴林右旗赛区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直接拉动消费近千万元。游客们不仅观赏了精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还通过参与特色花车巡游、好物集市和项目体验等丰富的文旅活动,深入感受当地文化魅力,各项活动累计观演人数突破10万人次。
即将开幕的乌兰察布市第十四届“草原之旅”那达慕暨蒙古马超级联赛,通过传统与现代的创意融合,设置“男儿三艺”比赛、星空音乐会、VR开幕式等,并推出222公里的“神舟1号最美公路”旅游线路,串联草原、航天文化地标,打造沉浸式文旅新场景,预计将吸引数万游客。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持续升温,体育赛事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2025年第三季度,内蒙古密集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139项。这些赛事不仅直接拉动餐饮、住宿、交通等消费增长,更带动文创开发、装备制造、研学旅游等关联产业发展,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
近年来,内蒙古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加大优质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体育消费场景,推进市场化运作,持续做好“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活动,积极打造马拉松、排球、马术、冰雪、曲棍球等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精品体育赛事,鼓励各盟市发放体育消费券,促进体育消费升级。体育赛事已成为展示地域特色的新名片、推动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从锡林郭勒的万马奔腾到呼伦贝尔的骑行盛会,从沙漠越野的激情挑战到草原那达慕的文化盛宴,一场场精彩赛事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内蒙古正以“赛”为媒,让体育的激情与旅游的魅力相互碰撞,奏响夏日文旅经济的最强音。(文/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