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马政:马匹的保护
发布时间:2025-07-15 23:03:37| 浏览次数:
秦朝不仅重视马匹的饲养,而且也更加重视对马匹的保护。毕竟,在古代,马匹是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一个国家通讯系统的支柱,更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财富,自然要有严格的保护措施。
《云梦秦简秦律杂抄》中专门规定了对驾车御手的培训:驾驺[zōu]除四岁,不能驾御, 赀教者一盾;免,偿四岁摇戍。”驾驺(为官长驾车的人)培训四年,仍不能驾车,罚负责教练的人一盾;驾驺本人应免职,并补服四年内应服的徭戌。这条律文清楚表明了,秦人对驾车的御手要培训四年之久,这足体现秦朝对驾车技术水平要求之高。
因此,《韩非子难势》中这么说:“夫良马固车,五十里而一置,使中手御之,追速及远,可以及也,而千里可日致也。”良马坚车,再加上五十里设一个驿站,让中等车夫来驾驭,要想跑得快走得远,是可以办到的,一千里路程一天就能到达。其最终意指是:只有掌握了高超的驾车水平,才能保证平时对马的精心养护,从而使马儿发挥最好的效率。所以,秦律中对马匹的保护要求是很严格的。
秦朝法律中对于马匹的保护有着详细的规定。秦朝律文中有这样的规定:“伤乘舆马,夬[gui](決)革一寸,赀[zī]一盾;二寸,赀二盾;过二寸,赀一甲。课駃騠[ju t],卒岁六匹以下到一匹,赀一盾。志马舍乘车马后,毋(勿)敢炊饬[ch],犯令,赀一盾。已驰马不去车,赀一盾。”
其大意为:伤害乘舆马,马皮破伤一寸,就罚一盾;二寸,罚二盾;超过二寸,罚一甲。考核駃騠,“駃騠”是北方的一种良马,如果一年内训教的数量在六匹以下以至一匹,给予罚一盾的处罚。秦律处罚的界线规定在六匹,也就是说每人一年训教的“駃騠”在六匹以上方能免于处罚。特马(未经阉割的雄马)应该养于驾车马的后面,不准加以鞭打,违反这一规定的罚一盾。已经驾车奔驰过的马,不及时卸套,罚一盾。这段秦律是对马匹保护制定的非常详细的惩罚制度。
除了对马造成伤害还要按照伤害的程度对车夫论罪之外,无论是骑乘马或是车马,都要对鬓毛加以修剪和梳理,使马体鬃毛齐顺整齐,有整洁美观的外形,使马显示出奕奕的神采。
如果马匹骑乘到傍晚而路途遥远,必须下马数次,不能使马儿累坏了。由于当时人们对马匹的役使和保护手段的进步,大大延长了马匹的使用年限。
秦代的医马技艺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在当时医马技艺已经变成了发家致富的手段。医马技艺的提高表现为,马医已经掌握了牲畜的检疫方法,这些在《云梦秦简法律问答》中有记载:“诸侯客来者,以火炎其衡轭。炎之何?当诸侯不治骚马,骚马虫皆丽衡轭辕鞅,是以炎之。”这里所说的“骚马”,指的就是马肤寄生虫传染病。但凡是诸侯国车马来,通过用火熏辕衡和系驾挽具的办法,有效地防止了马病的传入。
随着马医技术的提高,马匹去势术(将动物以外来方式除去生殖系统)也逐渐推广起来。马经过去势之后,不仅有益于驯服驾驭,而且更有益于优胜劣汰。这一现象在《云梦秦简秦律杂抄》中有记载:“志马舍乘车马后,勿敢炊饬[ch],犯令,赀一盾。”这里提到的“志马”指的就是特马,未经阉割的牡马。秦律规定对未阉割的“志马”必须养在“乘车马后”,分开饲养。并且不策饬,即不能鞭打,违反规定,罚一盾。还有,未经去势的牡马,不允许驾车。当时秦国对马的去势要求非常严格,这种严格的规定,是以去势术发展为基础的。
总之,秦汉对马匹的疾病防治有着严格的规定,并且从当时的医疗水平来看,也不失一种简便、有效的措施。随着国家系统的日益严格,马匹的医疗保障也有很大的发展与进步,马匹有病自然需要很好的治疗,从而在根本上杜绝疾病的根源,因此,医疗手段的进步大大提升了马匹保护的手段。
荐语: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智慧。王阳明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为什么能成为曾国藩、梁启超、蒋介石、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一起走近大儒王阳明吧~
荐语:中国最大的老人健康社区,我们用中医方法养生和保健,让老人体质平和,身体自然健康!
荐语:该书信集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
荐语: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古今佳作,开卷有益!
荐语:易经风水,信则得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之道,风水之妙,加入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