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官网)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六盘水:清凉“六马”激情十年 全民共享的“盛夏盛宴”

发布时间:2025-07-28 19:57:21| 浏览次数:

  

贵州六盘水:清凉“六马”激情十年 全民共享的“盛夏盛宴”(图1)

  中新网贵州新闻7月24日电 2025年7月20日7时30分,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广场,发令枪的响声穿透了19℃的薄雾,多彩贵州马拉松超级联赛(第四站)暨2025初好刺梨六盘水马拉松赛鸣枪开赛。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3.2万名跑者如潮水般涌过起点拱门,在六盘水独特的清凉气候中开启奔跑之旅。

  当全国多地深陷酷暑,这座以“中国凉都”著称的高原城市,正以一场沉淀十年的马拉松之约,诠释着夏季体育赛事的另一种可能。

  盛夏七月,高温席卷大江南北,清晨的六盘水马拉松赛道伴随着丝丝凉意。这一独特气候优势,使六盘水马拉松在众多夏季赛事中脱颖而出,成为跑者避暑奔跑的首选之地。

  据赛事组委会介绍,本届赛事报名人数74018人,较去年增长16.8%,创下历届新高。最终中签参赛的3.2万名跑者中,34名外籍选手来自肯尼亚、美国等16国,省外跑友占比近半,彰显赛事国际化与辐射力。

  “六盘水的环境、气候和饮食我非常适应,在凉爽的气候中,运动员能更专注于速度与耐力的突破。跑‘六马’有独特优势。”此次参加半程马拉松,贵州名将丁常琴将赛事视为夏训的关键检验场。丁常琴的专业体验,也道出了众多跑者选择“六马”的心声。

  如潮的参赛人群中,有这么一群特殊跑者——从2013年首届赛事到2025年的“十年之约”,他们连续十年站在起跑线上,成为“六马”发展的活历史。

  “2025年是我第十次参加六盘水马拉松,和‘六马’已经是‘老朋友’了,这个赛事办得越来有‘国际范儿’,城市的发展也越来越好。”云南昆明跑友石磊如是说。

  跑者们用脚步在赛道上书写着对奔跑的热爱,他们既是赛事成长的见证者,也是城市变迁的亲历者。来自六盘水的“三线”子弟张洪同样是一位“全勤”跑者,十年间,他见证了六盘水马拉松为城市带来的变化——激增的客流,热情周到的服务,干净整洁的城市业态丰富。而他,也用十年参赛的“历练”,陪着“六马”一路成长。

  今年的赛事特别为连续十年参赛的跑友开设了专属通道、定制号码布,并赠送免费住宿、景区体验券及羊肉粉、烙锅美食等免费尝鲜体验。“十年”礼遇,让跑友们真切感受到六盘水这座城市的温度与烟火气。

  kaiyun最新活动

  “全马”比赛前半程,岑万江似乎并不急于争夺领先位置。当比赛进行到35公里时,他追上领先的外籍选手,开始领跑。最后1公里,岑万江展现出惊人的冲刺能力,最终以2小时22分43秒夺得六盘水马拉松男子全马冠军,将比赛气氛推向高潮。

  中国云南选手黄仁伟则以2小时23分01秒的成绩获得亚军;来自肯尼亚的选手MUTAI MIKE KIPROTICH(中文名:慕泰·迈克·基普罗蒂奇)以2小时23分31秒的成绩获得季军。

  “本场比赛也是以赛代练的一种跑法,没有名次和成绩的预期。”岑万江赛后透露,六马他跑了四届,每年后程都会出现问题,今年的比赛整个过程都在自己的节奏掌控之内,心态很放松,这次六盘水赛事对他而言更像是一场夏训的长距离大课。

  kaiyun最新活动

  在清凉天气的背后,是严密的医疗保障网络。本届赛事共设置固定医疗点33个、移动医疗点30个、配备46名急救跑者,编织成一张覆盖全程的安全防护网。

  “为保障广大跑友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赛事当天共出动医疗保障人员1384人,其中医务人员337人,医疗志愿者1047人。”医疗保障组工作人员梅海艳介绍道。

  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水矿医院等6家医疗机构被确定为首选救治医院。针对外籍选手,各定点医院还特别安排了翻译人员,解决沟通障碍。

  在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大礼堂,医疗志愿者赛前接受了心肺复苏、AED使用、创伤现场救护等专业培训。赛事延续了中医修复特色服务,在赛后组织70名医护人员、210名志愿者为跑友提供专业修复。

  7月17日,“六马”赛事组委会在六盘水师范学院举行志愿服务启动仪式暨培训大会,3474名志愿者正式集结。这支队伍覆盖50余个细分岗位,形成“核心服务+专业支撑+特色保障”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根据高校专业特色,志愿者队伍被科学分工:六盘水师范学院的1849名志愿者承担竞赛组织、场地管理等关键任务;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在医药卫生、护理等领域的优势,安排956名志愿者全面配合医疗保障。

  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380名志愿者组成“暖心服务队”,专注赛前物资精准分装和赛道饮水补给站高效运转。此外,289名社会志愿者凭借语言、技术等专长,为赛事提供多元支持。

  “我承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饱满热情、专业技能、周到服务,为‘六马’增添温暖亮色!”在启动仪式上,近2000名志愿者庄严宣誓,他们的青春身影成为赛道旁最温暖的风景线。

  “六马”完赛奖牌作为赛事荣誉的象征,格外引人注目。今年的奖牌设计以六盘水特有的“工业脉搏”与“自然清凉”为灵感,生动诠释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和谐交融。齿轮元素致敬三线建设历史,中部由齿轮环绕,内部融入凉都山水与北盘江大桥,象征参赛者面对挑战时的坚韧。

  赛事吉祥物“刺小妮”同样充满巧思。这一源自六盘水的“黄金果”——刺梨的形象,服饰纹样融合水城农民画与苗彝艺术符号,成为六盘水乡村振兴转型的鲜活IP。

  赛事服务方面,组委会为中签选手提供3.6万份羊肉粉体验券、2万份烙锅券。参赛物资领取现场还举办了“我和‘六马’一起过生日”活动,为生日在7月20日的跑友送上特别礼物。

  2013年至2025年,六盘水马拉松完成从中国田协“铜牌赛事”到“金牌赛事”的跨越式发展,累计斩获20余项核心荣誉。2025年恰逢赛事举办的十周年,本届赛事以“赛季”为轴,通过文化沉淀、服务创新、产业联动,将体育赛事升华为展示城市精气神的窗口。

  “从单一比赛日到为期半月的‘赛事赛季’,是六马十年蜕变的缩影。”六盘水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姚斌表示。2025年赛事创新划分为备战“六马”、奔腾“六马”、又见“六马”三个阶段,涵盖训练营、亲子跑、美食打卡、山地越野等15项文体旅商活动,推动“一日竞技”向“深度体验”转型。

  以赛为媒,六盘水正构建“避暑旅居城市”发展新格局。当地已出台《旅居城市实施方案》,今年将举办高桥极限运动、国际攀岩周等20余项赛事,同步升级4家五星级酒店、30家3A级以上景区。

  赛事期间,铁路部门分别开通广州、重庆、成都、贵阳至六盘水的“六马专列”,野玉海、乌蒙大草原等景区推出特色活动。“六马”从“一日竞赛”到“半月狂欢”,从“专业跑道”到“全民舞台”,成为推动凉都从“地理坐标”向“文旅IP”跨越的重要引擎。

  当日完赛后,跑者们在清凉的夏日微风中品尝热辣鲜香的羊肉粉。赛道旁,3474名志愿者仍在忙碌,一旁的吉祥物“刺小妮”吉笑脸盈盈——这枚以刺梨为灵感的乡村振兴IP,正与三万二千个奔跑足迹一起,在凉都大地上绘就“健康中国”的生动图景。(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TOP